游客
题文

下图是某区域等年降水量线图,读图回答23~24题。

图示区域内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    )

A.由东向西逐渐减少 B.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少
C.由西向东逐渐减少 D.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沿图中甲乙线,从甲至乙地理事物的变化正确的是(    )

A.高寒草原、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B.地势第一级阶梯、第二级阶梯、第三级阶梯
C.干旱、水土流失、台风
D.青稞、小麦、水稻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人口的发展受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它又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延缓的作用。当前世界上人口与环境的主要矛盾是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承载量受到的压力过大,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有失去平衡,导致恶性循环的危险。据题意回答21-23题:
有关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是影响生育率的主要原因
B.社会环境因素是影响出生、死亡率的主要原因
C.原始社会人类活动对环境没有任何影响
D.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人口数量增长的结果

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资源 B.科技发展水平 C.人口的文化的生活消费水平 D.人口政策

美国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向南方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因素 B.家庭和婚姻因素 C.矿产资源的生产发展 D.国家的政策

读甲乙两地人口的抽样调查表(每1000人中各年龄段人数及死亡率统计),完成第19、20题。

年龄
0----14岁
15----59岁
60岁以上
总计

人口数
200
550
250
1000
死亡率%
0、5
0、6
2
0.93

人口数
350
600
50
1000
死亡率%
0、8
0、7
2、2
0、81

甲地可能出现的最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数量过多 B.人口增长过快 C.人口老龄化 D.失业人口多

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B.各年龄组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于乙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D.乙组人口死亡率偏低一些,主要原因是乙组老年人口比例低


1982年
1990年
2000年
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
0-14岁(%)
35.27
14.63
8.5
15-64岁(%)
58.36
83.15
90.39
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

表格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该城市自1982年至2000年()
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
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
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

图中甲、乙是某河流上、中、下游的分界点,读图回答15~17题。

b、c两地是城市选址的是良好场所,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这里土壤肥沃,农业发达
B.这里生活和生产用水方便
C.有大量人流和物流在此集聚、中转
D.这里风景优美,环境清洁

在a、b、c、d四地中,最有利于发展成大城市的是()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下列城市区位与b地相似的是()

A.赣州 B.武汉 C.广州 D.大庆

读2008年奥运火炬在我国境内传递的原定路线示意图和奥运火炬由新疆到黑龙江传递途中的某山峰植被垂直带谱,读图回答12-14题。

该山峰可能位于()

A.武夷山脉 B.祁连山脉 C.天山山脉 D.阴山山脉

该山峰针叶林带只分布在北坡原因是北坡()

A.热量高于南坡 B.降水多于南坡 C.光照多于南坡 D.海拔低于南坡

关于该山峰雪线高低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坡气温高,降水少,雪线高
B.北坡气温高,降水多,雪线低
C.南坡气温低,降水多,雪线高
D.北坡气温低,降水少,雪线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