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 )
|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
|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 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g)+xB(g)
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
| A.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s) |
| B.30min时扩大容器的体积,40min时升高温度 |
| C.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
| D.30min和54min的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4 |
某二元酸(化学式用H2A表示)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2A====H++HA-HA-
H++A2- 在0.1mol·L-1Na2A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其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c(Na+)+ c(H+)= c(OH-)+ c(HA-)+ c(A2-)
B.c(Na+)+ c(OH-)= c(H+)+ c(HA-)
C.c(Na+)="2" c(A2-)+2 c(HA-)+2 c(H2A)
D.c(A2-) + c(HA-)="0.1" mol·L-1
某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g)+3B(g)
2C(g)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A)∶n(B)∶n(C)=2∶2∶1。保持温度不变,以2∶2∶1的物质的量之比再充入A、B、C,则()
A.平衡不移动B.再达平衡时,n(A)∶n(B)∶n(C)仍为2∶2∶1
C.再达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增大 D.再达平衡时,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
为了得到比较纯净的物质,使用的方法恰当的是( )
| A.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的CO2后,在减压、加热条件下,蒸发得到NaOH晶体 |
B.加热蒸发 饱和溶液得纯净的 晶体 |
C.向 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氯水,加热蒸发得 晶体 |
D.向Fe2(SO4)3溶液加入足量 溶液,经过过滤、洗涤沉淀,再充分灼烧沉淀得![]() |
在给定的四种溶液中,加入以下各种离子,各离子能在原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有()
| A.滴加石蕊试液显红色的溶液:Fe3+、NH4+、Cl-、I- |
| B.pH值为1的溶液:Cu2+、Na+、Mg2+、NO3- |
| C.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的溶液:K+、HCO3-、Br-、Ba2+ |
| D.所含溶质为Na2SO4的溶液:K+、CO32-、NO3-、Al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