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予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 |
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级移动 |
C.溶液中溶质分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
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对,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 |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Na+离子数为0.2NA |
B.50mL 18.4mol/L浓硫酸与足量铜微热反应,生成SO2分子数目为0.46NA |
C.标准状况下,22.4 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氢气和氯气混合气中含有的原子总数为2NA |
D.0.10 mol Fe粉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为0.10NA |
已知pH表示溶液中c(H+)的负对数,同样也可以定义pOH表示溶液中c(OH-)的负对数,即pOH=-lg(OH-),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W表示,则此温度下不能判定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 )
A.![]() |
B.pOH=![]() |
C.c(H+)=10-pOH | D.pH+pOH=![]() |
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
选项 |
目的 |
分离方法 |
原理 |
A. |
分离氢氧化铁胶体和氯离子 |
盐析 |
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离子能 |
B. |
分离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 |
分液 |
二者互不相溶且密度不同 |
C. |
除去苏打中少量小苏打 |
加热 |
二者的溶解度不同 |
D. |
除去乙醇中的乙酸 |
蒸馏 |
乙醇与乙酸沸点相差较大 |
有机物X、Y、M的转化关系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可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 | B.Y有同分异构体 |
C.M含有两种碳氧共价键 | D.Y可发生加成反应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
B.Ca2+、K+、Cl-、S2-四种粒子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
C.![]() ![]() ![]() |
D.第ⅥA族元素氧、硫、硒对应的氢化物H2O、H2S、H2Se的稳定性依次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