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比较中,大小顺序排列错误的是 ( )
A.物质的沸点:HF<HCI<BBr <HI |
B.物质的熔点:汞<冰<食盐<石英 |
C.结合H+的能力:SO![]() ![]() |
D.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FeCl3;溶液<Fe(OH3胶体<+Fe(OH3悬浊液 |
下列说法或表示法正确的是
A.在101kPa时,2g是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1);△H=-258.8kJ·mol-1 |
B.等量的白磷蒸气和白磷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
C.根据中和热△H=-57.3kJ·mol-1,可知将含0.5molH2SO4的溶液与含1molNa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一定等于57.3kJ |
D.由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可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有A、B、C、D、E、F六瓶不同物质的溶液,它们各是NH3·H2O、Na2CO3、MgSO4、NaHCO3、HNO3和BaCl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它们,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果如右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微溶物或沉淀,“↑”表示生成气体,“—”表示观察不到明显现象,空格表示实验未做。试推断其中F是
A.Na2CO3溶液
B.BaCl2溶液
C.MgSO4溶液
D.NaHCO3溶液
把3g甲醛气体溶于6g冰醋酸中,再加入4g果糖得混合物甲;另取5g甲酸酯和9g葡萄糖相混合得混合液乙;然后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液再按7:4的质量比混合得丙。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A.20% | B.35% | C.40% | D.5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炭酸、氨水、苏打和干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B.鼠李糖、重晶石和冰醋酸分别属于非电解、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
C.碘有极其重要的生理作用,多多摄入高碘的食物对人体有益 |
D.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及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加入无水硫酸铜和还原铁粉。 |
T℃时在2L密闭容器中使X(g)与Y(g)发生反应生成Z(g)。反应过程中X、Y、Z的浓度变化如图l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和T2时,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关系如图2所示。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3X(g)+Y(g)→2Z(g) |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减小 |
C.反应进行的前4 min内,用X表示的反应速率v(X)=0.075mol·(L·min)-1 |
D.若改变反应条件,使反应进程如图3所示,则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