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首次审议《选举法修正草案》等,根据草案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也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据此回答22—23题。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在行使 ( )
A.审议权 | B.决定权 | C.立法权 | D.监督权 |
《选举法修正草案》规定,全国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实行差额选举,代表候选人的名额应多于应选代表的名额。“差额选举”与“直接选举”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这就是 ( )
A.充分考虑当选者结构的合理性 |
B.能更充分的体现选民的意志 |
C.为选民提供了一定的选择余地 |
D.容易发生虚假宣传、贿赂选民的情况 |
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是()
①"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对其他文化全盘吸收
③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④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中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 )
A.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 B.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
C.生生不息、博大精深 | D.生生不息、历久弥新 |
“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之所以错误,这是因为( )
A.任何文化创新,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 |
B.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 |
C.文化创新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
D.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中存在着与传统制造业类似的现象——由于缺乏自主品牌,只能做贴牌加工,或仅仅出口文化“零件”和“素材”。这启示我们,要提高文化产品竞争力,必须( )
A.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 B.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
C.坚决抵制外来文化的入侵 | D.彻底改变传统文化 |
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表明文化创新( )
A.来源于社会实践 |
B.需要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融合 |
C.是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 |
D.具有民族特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