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8系福建省档案馆馆藏文献,其中收录了“国难期间大家要厉行节约倡用国货”、“洋货畅销是全国同胞的耻辱”、“用国货就是实际救国”等多条标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五四运动推动了这次国货调查
②洋货与国货之间存在市场竞争
③国货物美价廉,深受百姓喜欢
④工商界激发公众用国货的热情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古罗马《民法大全》规定“……不得基于怀疑而惩罚任何人。……与其判处无罪之人,不如容许罪犯逃脱惩罚。”这反映了古罗马民法
A.纵容犯罪 | B.主张重罪轻罚 | C.肯定证据 | D.维护贵族利益 |
古代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与古希腊的城邦国家时期处于同一时代,但却创造了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造成这种不同的政治文明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A.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 B.人文素质的巨大差异 |
C.思想文化繁荣程度的显著不同 | D.经济活动形式的显著不同 |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这一情景符合中国当时社会情况的是
A.清末西餐已盛过中餐 | B.清朝末上海西式生活 |
C.民国时才在上海出现 | D.新中国西餐进一步发展 |
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中,一方面指出“孔子为数千年前之残骸枯骨”,“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一方面又指出,“孔子于其生存时代之社会,确足为其社会之中枢,确足为其时代之圣哲,其说亦确足以为代表其社会其时代之道德”。材料表明李大钊
A.彻底否定孔子学说的历史地位 | B.李大钊评价孔子前后矛盾。 |
C.认为儒家学说不适应现实需要 | D.认为孔教始终代表时代之道德 |
明朝冯梦龙在《三言两拍》描写:杨八志(陕西人)与李氏商议:我年近三旬,读书不就,家事日困。祖上原在闽、广为商,我欲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往漳州商贩,图几分利息,以为赡家之资。该材料反映了
A.陕西重商风气由来已久 | B.八股取士扼杀人才 |
C.重农抑商的社会风气 | D.商业活动对人们观念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