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反映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能源强度对比情况(能源强度: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电力强度:单位产值所消耗的电能,它反映了经济增长率与电力消费之间的关系),据此回答18-20题。
|
人均能耗吨油当量 |
能源强度吨油当量/1 000美元 |
电力强度千瓦时/美元 |
美 国 |
8.96 |
0.27 |
0.36 |
英 国 |
4.24 |
0.18 |
0.24 |
法 国 |
4.37 |
0.17 |
0.27 |
德 国 |
4.29 |
0.16 |
0.23 |
意大利 |
3.50 |
0.17 |
0.23 |
日 本 |
4.31 |
0.13 |
0.22 |
表中反映出
A.单位产值耗油量最大的是英国 | B.单位产值耗电量最大的是美国 |
C.法国的能源总量比德国丰富 | D.发达国家能源消耗量大大超出发展中国家 |
日本的能源强度和电力强度在主要发达国家中都是最低的,这说明
A.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高的国家 | B.日本是世界上能源使用效率最低的国家 |
C.日本经济增长率最快 | D.日本一次能源的需求量是最大的 |
日本的能源强度与电力强度值对我国的启示是
A.广开能源进口![]() |
B.改进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
C.改变能源消费结构 | D.节约能源,加强能源储备 |
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A、B两点都在回归线上,但自然带有很大差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处自然带比B处自然带的种类成分和群落结构都复杂
B.B处自然带比A处季节影响大,树木冬季落叶
C.A处自然带受信风及寒流的影响
D.B处自然带是在海陆间的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影响下形成的下列有关A、C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气候都是全年高温少雨
B.两地气候的形成的主要是由地形因素造成的
C.A地人口密集,经济发达,C地气候湿热,人迹罕至
D.两地都是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移的理想地
读四幅地貌景观图片,回答问题。关于构成①~④地景观的岩石及其岩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景观中的岩石为喷出岩,在陆地表面广泛分布
②景观中岩石属于沉积岩,岩层结构清晰
③景观中岩石的岩性可能上硬下软
④景观中的岩石为大理岩,易受酸性雨水侵蚀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关于形成①~④地景观的地质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①景观中的奇峰怪石为流水溶蚀作用形成 |
B.②景观为壮观的大峡谷,由岩层断裂形成 |
C.③景观中,风力侵蚀是塑造该地貌的主要地质作用 |
D.④景观为早期受岩浆侵入影响变质的岩层,后抬升至地面形成 |
图甲为某沿海地区,图乙是沿图甲中的M地所作的河谷剖面图(剖面形成与地转偏向力有关),图丙为图甲中湖泊水位的最大与最小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图中河流的流向和M处的地质构造及可能存在的资源为
A.由北向南背斜石油、天然气 |
B.由南向北背斜石油、天然气 |
C.由北向南向斜地下水 |
D.由南向北向斜地下水 |
该湖泊以雨水补给为主,当其蓄水接近图丙中
时,一油轮由波斯湾驶向新加坡途中
A.顺水逆风 | B.逆风顺水 | C.顺风顺水 | D.逆风逆水 |
读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回答问题。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①—a,②—b,③—c | B.①—b,②—a,③—c |
C.①—c,②—b,③—a | D.①—c,②—a,③—b |
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侵蚀,搬运,沉积 | B.侵蚀,沉积,搬运 |
C.沉积,搬运,侵蚀 | D.搬运,沉积,侵蚀 |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问题。对图中④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是
A.北半球信风带 | B.南半球信风带 |
C.北半球西风带 | D.南半球西风带 |
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在①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 |
B.在②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
C.受③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 |
D.洋流④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 |
下列关于图示海域叙述正确的是
A.该海域西侧形成著名文化景观——大堡礁 |
B.该海域东侧有世界著名渔场,盛产暖水鱼 |
C.该海域南侧受漂浮冰山影响,水温较低 |
D.该海域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岛屿——台湾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