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0.88 g/cm3)各50 mL。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0.97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

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
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
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
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ClO-+CO2+H2O=HClO+HCO3-
B.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Al(OH)3:AlO2+CO2+2H2O =Al(OH)3↓+HCO3-
C.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少量氯气:MnO2+2H+2ClMn2+Cl2↑+2H2O
D.强碱溶液中NaClO与Fe(OH)3制Na2FeO4:3ClO-+2Fe(OH)3=2FeO42-+3Cl-+H2O+4H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CO2通入BaCl2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SO2,产生沉淀
B.在稀硫酸中加入铜粉,铜粉不溶解;再加入Cu(NO32固体,铜粉仍不溶解
C.向AlCl3溶液中滴加氨水,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NaHSO4溶液,沉淀消失
D.纯锌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较慢;再加入少量CuSO4固体,速率不改变快

用0.1 mol·L-1的Na2SO3溶液30 mL恰好将2×10-3mol的XO4-还原,则元素X在还原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A.+1 B.+2 C.+3 D.+4

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利用一束强光照射明矾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说明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
B.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0.1 mol·L-1 H2SO4溶液,试管口出现红棕色气体,说明溶液中NO3-被Fe2还原为NO2
C.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说明该气体一定是SO2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无砖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生成葡萄糖

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纳的说法中,正确的数目有
①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都可用(C6H10O5)n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②聚乙烯、油脂、铜氨纤维、光导纤维都属于高分子
③氨水、冰醋酸、水都是电解质
④漂白粉、水玻璃、福尔马林都是混合物
⑤干馏、裂化、盐析都是化学变化
⑥植物油、直馏汽油、环己烷都可以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单质

A.1 B.2 C.3 D.4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