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块A、B分别重50 N和70 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与A、B相连接的轻弹簧被压缩了5 c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用F =7N的水平力作用在木块A上,如图4所示,力F作用后( )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0N |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2N |
C.弹簧的弹力是10N |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为12N |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的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
图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整个过程中,CD段的加速度与DE段加速度方向相等 |
B.整个过程中,AB段的加速度最小 |
C.整个过程中,C点所表示的状态离出发点最远 |
D.BC段所表示的运动通过的路程是34 m |
如图所示,斜面体置于粗糙水平面上,斜面光滑.小球被轻质细线系住放在斜面上,细线另一端跨过定滑轮,用力拉细线使小球沿斜面缓慢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斜面体始终静止.移动过程中()
A.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变大 |
B.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变大 |
C.斜面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
D.地面对斜面的摩擦力变小 |
如图所示,A、B两物块始终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有一轻质弹簧一端连接在竖直墙上P点,另一端与A相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B对A无摩擦力,则地面对B也无摩擦力
B.如果B对A有向左的摩擦力,则地面对B也有向左的摩擦力
C.P点缓慢下移过程中,B对A的支持力一定减小
D.P点缓慢下移过程中,地面对B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在这首诗当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考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飞花”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的 |
B.“飞花”是以两岸的榆树为参考系的 |
C.“云与我俱东”是以运动的船为参考系的 |
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的红花为参考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