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我国都要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汇集北京,共商国是。以下关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大代表的任务是参政议政,政协委员的任务是政治协商 |
B.人大代表参加制定国家法律,政协委员协商国家重大事务 |
C.人大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政协是最高国家监督机关 |
D.人大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政协间接创建国家管理制度 |
《明史》中记载:明朝初年并没有“银法”(即使用白银作为货币的规定),到明英宗时规定“弛用银之禁”、“朝野率皆用银”。这一规定( )
A.意味着传统经济政策的改变 | B.使白银成为唯一的货币 |
C.有助于白银的货币化 | D.导致白银大量外流 |
明朝时太湖地区出现大量“以机为田,以梭为耒”的家庭,苏州震泽镇及近镇各村居民“尽逐丝绸之利”,松江地区男女几乎均以棉织为业;景德镇有制瓷窑1000多座。综合分析这些现象,可以直接说明的结论是()
A.地区性社会分工扩大 | B.商品经济高度发展 |
C.手工业生产力提高 | D.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超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在此唐太宗强调的是()
A.防止官商勾结 | B.重农抑商 | C.重义轻利 | D.维持社会等级 |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它造成的后果不包括:()
A.原料不足 | B.市场狭小 | C.劳动力缺乏 | D.资金短缺 |
宋代文献记载,真宗时,“诏商旅自京[携]便钱至诸州者,所在即给付,无得稽滞。按,太祖开宝三年置便钱务(机构),许民入钱左藏(国库),给以券,于诸州便换。”文中“便钱”是()
A.自由流通的支票 | B.兑换货币的凭证 |
C.国家发行的债券 | D.中国最早的纸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