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简牍出土了“中舨共侍约”(即商贩订立的契约),说:“某年三月辛卯,合伙做商贩,贩长张伯、石兄、秦仲、陈伯等十人在一起合伙共贩。约定一,每人出贩钱二百;约定二,加入贩会的钱要交齐备,不交齐备,就不能同他合伙同贩……”。这张契约一定程度上说明
| A.西汉商业贩运活动已经初具规模 | B.商人贩运活动突破了政府法律法规 |
| C.商人诚信经营意识和职业道德建立 | D.商业资本具备改变社会主流思想力量 |
据研究,唐代举荐制度与宰相累出世家现象水乳交融,难分因果。而军功也是拜相的方式,出将入相是这一时代为官者的理想追求。据此可以推断当时
| A.士族垄断仕途 | B.科举制度形同虚设 |
| C.选官方式多样 | D.科举制兼顾多个阶层 |
《孟子》有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材料表明《春秋》一书
| A.政治立场的保守性 |
| B.维护了周王的绝对权威 |
| C.体现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 |
| D.提出的治国理念成为当时的主流思想 |
两极格局瓦解后,国际关系扑朔迷离。有学者将它绘制为下图,该图反映了
| A.当今世界格局的变化趋势 | B.当今世界形成了多极格局 |
| C.当今世界格局两极化趋势 | D.当今世界格局单极化趋势 |
某同学在学习时养成了搜集图片解读历史现象的好习惯。据下列图片,他研究的主题最可能是
| A.西方文明的兴起 | B.工业文明的扩展 |
| C.世界市场的出现 | D.逐步缩小的世界 |
下图反映了罗马法发展演变的过程,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奴隶与贵族的斗争催生成文法 |
| B.罗马人与外邦人的斗争催生公民法 |
| C.公民法适用于罗马一切自由民 |
| D.万民法在公元前3世纪中期初见端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