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表明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重新得以恢复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957年3月25日,周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界墙,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许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的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联邦制不利于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现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社会稳定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下列图片反映了中国20世纪两次历史性剧变,这两次剧变都:

《大总统誓词》《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创立公告》
①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新起点②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
③改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④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表反映了列强侵华战争的相关史实,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战争名称
时间
战争影响
A
鸦片战争
1840〜1842 年
英法两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1 年
圆明园遭到破坏
C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年
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年
导致了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孙中山认为,"中国现在虽然没有大地主,但是一般农民,都是没有田的,农民所耕的田,大都是属于地主的,地主却不去耕作。中国农民都不是为自己耕田,是替地主耕田,所生产的产品,大半是被地主夺去了。这是个很大的问题,应该用政治和法律手段来解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空想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B.土地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C.主张用革命手段剥夺地主土地 D.体现了"耕者有其田"思想

“我们将忠诚于宪法,忠实于人民,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2013年3月,李克强在总理记者会上以此作为开场白。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世界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名称
《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德意志帝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颁布时间
1787年颁布
1870年颁布
1954年颁布
制定机构
国会制定
大国民会议制定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特 点
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君主专制是实 立宪为虚
体现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评 价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
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

A.颁布时间B.制定机构 C.特点 D.评价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