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分析材料,根据所学完成22~23题。
材料一:气候是地貌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材料二),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 

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A.挪威的峡湾 B.黄土高原的沟壑 C.石灰岩溶洞的石笋 D.沙漠的风蚀城堡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是

A.亚马孙平原 B.浙闽丘陵 C.西伯利亚山地 D.撒哈拉大沙漠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有关P、Q两处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P为山坡上的洼地  ②Q为山坡上的洼地
③P为山坡上的小丘  ④Q为山坡上的小丘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若b海拔高度为200米,a的海拔高度为300米,则P、Q的海拔高度为
①200<P<300  ②300<P<400③100<Q<200  ④200<Q<300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读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该图是等高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C之间的坡度大于AE之间的坡度
B.BD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AC之间的垂直距离
C.A处是山谷,B处是山顶
D.A处是山顶,B处是盆地

如果该图是等压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处盛行上升气流,B处盛行下沉气流
B.A处可能出现晴朗天气,B处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C处盛行偏南风,D处盛行偏北风
D.AC之间的风力大于AE之间的风力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若M、N两地图上距离为6.7cm,两地地方时相差2小时,那么此图的比例尺约为:

A.1:25000,000 B.1:5000,000
C.图上1cm相当于地面距离25km D.五百万分之一

下图为自M到N的地势变化剖面图,其中最有可能的是:

读某一局部地区的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图中短横线是示坡线),回答下列各题

与图所示地形特征较为符合的是

A.四川盆地 B.珠穆朗玛峰
C.白头山天池 D.云贵高原

下面哪一幅是过AB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

A B CD

有关下图中虚线或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判断正确的是:

A.①山脊 ②山谷 ③鞍部 ④山顶 B.①山谷 ②山谷 ③山顶 ④鞍部
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D.①山脊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