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积相同的容器,一个盛有一氧化氮,另一个盛有氮气和氧气,在同温同压
下两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 ( )
A.原子总数 | B.质子总数 | C.中子总数 | D.质量 |
为探究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和反应原理,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并记录了现象:
①向一定浓度的稀硫酸中插入锌片,看到有气泡生成;
②向上述稀硫酸中插入铜片,没有看到有气泡生成;
③将锌片与铜片上端接触并捏住,一起插入稀硫酸中,看到铜片上有气泡生成,且生成气泡的速率比实验①中快;
④在锌片和铜片中间接上电流计,再将锌片和铜片插入稀硫酸中,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
下列关于以上实验设计及现象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②说明锌能与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 |
B.实验③说明发生原电池反应时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
C.实验③说明在该条件下铜可以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 |
D.实验④说明该原电池中铜为正极、锌为负极 |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三种新核素,其中一种新核素的名称是铪-185,符号185Hf,下列关于铪-185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它是一种新的原子 |
B.它是一种新的元素 |
C.它的质量数为185 |
D.它是铪-180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
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理论解释的是()
A.镀层被划破后,镀锌的铁制品比镀锡的铁制品耐腐蚀 |
B.轮船水线以下的船壳上镶嵌有一定量的锌块 |
C.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
D.锌跟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硫酸铜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 |
对A2+3B22AB3的反应,以下反应速率的表示中,速率最快的是()
A.v(AB3)=0.5mol/(L·min) |
B.v(B2)=0.6mol/(L·min) |
C.v(A2)=0.4mol/(L·min) |
D.v(A2)=0.3mol/(L·min)" |
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 个电子,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元素X 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比W 的氢化物的沸点低 |
B.元素Y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为强碱 |
C.化合物YX、ZX2、WX2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rY >rZ >rW >r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