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邮报》在某一时期陆续刊登了几篇新同评论,其标题分别是:“莫斯科:是巨大的机会吗?”、“西方的援助应当使苏联实行改造而非改革”、“大学对俄国如何走向资本主义观点不一”。由此推断该时期是
A.赫鲁晓夫执政时期 | B.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 |
C.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 | D.普京执政时期 |
在某地发现一张短训班结业证,其中称:“兹有本部盟军联络参谋训练班第二期学员×××修业期满,成绩合格,特给此证。…… 中华民国三十五年 月 日。”可见举办该期训练班最有可能是
A.培训接受日军投降仪式所需人才 |
B.国民党为苏美军队培训军事联络人员 |
C.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最后胜利培训人才 |
D.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为内战培训军事人员 |
2012年12月13 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1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A.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 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
C.正视历史,不容篡改 | D.铭记历史,不忘仇恨 |
观察图,这是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一枚邮票。对邮票表达的意义理解正确的是
①邮标上的人物Sun 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
②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并列表明中美两国当时有共同目标
③邮票中心突出“抗战建国”的目的是为了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④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中美英发表了《开罗宣言》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上述口号所反映的历史发展主题是
A.工农武装割据 | B.新民主主义革命 | C.抗击外来侵略 | D.推翻国民政府 |
19世纪末2O世纪初,中国社会出现了一系列重大变革。以下变革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②学习西方制度,变法运动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③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④政治制度出现里程碑式的变化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②④ | C.②①③④ | D.②①④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