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点05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个月球探测器——“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11月26日上午,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举行隆重仪式,发布中国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第一幅月面图象。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为中国第一幅月面图像揭幕。完成下列11~13小题:月面图象显示有许多大小大小的月坑,其成因可能是
A.天体撞击 |
B.风力侵蚀 |
C.冰川侵蚀 |
D.火山喷发 |
地球表面很少有类似“月坑”这类地貌,不是因为
A.地球的质量比月球大 |
B.地球有厚厚的大气层保护 |
C.地球表面有植被覆盖 |
D.地球表面被人类改造得强烈 |
“嫦娥一号”卫星成为环月球卫星后,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注:极地轨道是指轨道经过月球极地的上空),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选择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的目的是
A.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 |
B.有利于对月球全表面的拍摄和探测 |
C.有利于向地球传回探月信息 |
D.有利于卫星绕月运行轨道的稳定 |
地球是太阳系一颗特殊的行星,主要表现在
A.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大的行星 |
B.具有适于生命生存的温度、大气和液态水等条件 |
C.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
D.是太阳系中距地球最近的行星 |
饲料因素是影响乳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因素之一。
图10为某地农业生产发展模式示意图。据图完成问题。该地可能位于
A.华北平原 | B.黄土高原 | C.青藏高原 | D.太湖平原 |
下列关于此种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形成稻—鸭、泥鳅复合生态系统,经济效益好
②生产不使用除草剂、杀虫剂、化肥,环境效益好
③农产品多样化,对市场的适应性更强
④满足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A.①②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地理要素之间可以通过物质、能量的交换产生联系。图9为地理要素联系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若甲、乙、丙分别表示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则丁→丙过程表示
A.重熔再生 | B.外力作用 | C.变质作用 | D.冷却凝固 |
若甲、乙、丙分别表示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则甲→乙过程表示
A.物质产品、资金等 | B.劳力、科技等 |
C.环境资源 | D.生产废弃物 |
下列俗语能体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思想的是
A.“人定胜天” | B.“天定胜人” | C.“天人合一” | D.“天命主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