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学者说:“整个世界经济秩序在当时(15世纪至19世纪中期)名副其实是以中国为中心的。因为认中国为中心的国际秩序……实际上构成了一个多边的纳贡贸易网。同时中国还从这个贸易网以外获得大量的商品。”这位学者所说的“商品”指的是
| A.白银 | B.棉布 | C.丝绸 | D.鸦片 |
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 A.人之初,性本善 |
|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
| C.先义后利,养浩然之气 |
| D.不期修古,不法常可 |
儒家思想到西汉中期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其根本原因是( )
| A.它主张“仁政” | B.它主张“天人感应” |
| C.它融合了阴阳家及黄老之学 | D.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 |
董仲舒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天人感应”的思想
②意图是规劝皇帝要行仁政
③带有浓厚迷信思想
④为维护君主的统治服务
| A.①② | B.②③④ |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吉福德·平肖第三次在《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指出:“先进国家生产的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能典型地体现这一观念的是( )
| A.斯大林经济模式 | B.苏联新经济政策 |
| C.罗斯福新政模式 | D.美国的“新经济”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有了新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同时加强 |
| B.西方政府对经济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
| C.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日益缩小 |
| D.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萧条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