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阅读表一、表二,回答问题。
(1) 请根据表一表二,分别在下面两坐标中画出需求曲线。
(2) 对比分析以上两条需求曲线,你从中能悟出什么经济学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有资本收益,俗称“国企红利”。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自2007年以来,国有资本收益上缴比例历经多次调整逐步提高。
材料二:提高国企红利上缴比例,对国有企业来说,是压力也是动力。上缴比例提升,加大国有企业运营压力,但同时也会倒逼企业通过深化改革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进一步提高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国家将根据央企改革的进程和企业效益的状况,有差别、分步骤地逐步提高国企红利上缴公共财政的比例,并通过公共财政的统一安排,更多地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
(1)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分配”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进一步提高国企红利上缴公共财政比例的理由。
(2)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领悟材料二中所体现的哲学智慧。
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塞缪·亨廷顿炮制了所谓“文明冲突论”。根据亨廷顿的理解,文明是文化群体的最高形式,以宗教、历史、语言和传统划分。他认为,三个主要文明是西方的欧洲及美国文明、中国及东方的儒家文明和伊斯兰文明。他认为东方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是一种区域性文明,这两种文明存在着结构性冲突,而只有西方文明反映了人类普遍的价值观,因而这三种文明将在未来相互对抗和斗争。更甚之,亨廷顿相信,未来世界,伊斯兰国家和西方的军事对抗将会更为激烈,甚至导致暴力冲突。
如果你是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外交部的记者招待会上有西方记者向你提问,要你对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进行评论,你将如何回答?
任何社会都是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构成的有机结构,文化历来是社会发展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过程中,文化的发展既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文化发展既是改造社会的重要手段,又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提高,绿色无公害蔬菜价格出现热销局面,且其价格比普通蔬菜价格高30~40%;与此相反,随着生产技术的日趋完善,我国小汽车的价格每年呈现出约15%的下跌趋势,特别是2005年以来,“降价潮”席卷全国。
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绿色无公害蔬菜与汽车价格反向变化的主要原因。
表1 某省7年来城乡居民收入情况
表2 2004年该省居民生活消费
(1)表1和表2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分析说明表1和表2反映的问题对消费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