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财政收入越多越好”。对此,你的看法是
A.正确的,财政收入越多,越有利于财政对经济作用的发挥 | |
B.财政收入越多并非越好,它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财政对经济作用的发挥 | |
C.不一定,只有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兼顾国家、企业、个人三者关系的基础上才是正确的 | D.错误的,财政收入越多,会使财政收支更加不平衡 |
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
①公有资产在各行各业中占优势
②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③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经济成分占优势地位
④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国民经济起主导作用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有人用拆字法解读“幸福”二字:“幸”字是由土和¥(钱)构成,“福”字包含了农、口、田。这样看来,“幸福”是指一个温馨和睦的家,有房住、有田耕、有钱花。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状况看,要提升人民的幸福程度,应该
①大力增加财政收入②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
③满足居民合理住房要求④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由于近年来的市场变化,上海居民使用自来水的价格已明显低于供排水企业运营成本,为此有关方面提出2种提价的方案。一种为单一制调价,即统一由现行的1.4元/m3提价为2.8元/m3,另一种为阶梯式累进制调价(具体方法见右表)。回答下列问题。主张阶梯式累进制调价的人,认为该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A.计算水费的方法并不比单一制调价复杂 |
B.比单一制调价更加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 |
C.有利于合用水表的多户家庭合理分摊水费 |
D.能减轻多人口低收入家庭用水的费用负担 |
该标准的制定
①利用了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 ②发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③表明价格的形成应以政府定价为主 ④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工资水平(W)是劳动者选择“工作”或“休闲”的关键因素。若工资水平提高,劳动者最初会选择增加工作时间,以获得更多收入,此时,劳动力供给量(L)会增加;若工资水平继续提高,以至于劳动者认为休闲比收入增长更重要时,宁愿选择增加休闲而减少工作时间,致使劳动力供给量(L)反而减少。下列能体现这一变化规律的图形是
张某有5万美元,他决定将其中2万美元换成人民币,3万美元换成欧元,根据表1四家银行提供的当天外汇报价,张某应选择的银行分别是
表1
银行 汇率 |
甲 |
乙 |
丙 |
丁 |
1美元兑人民币 |
6.5227 |
6.5248 |
6.5257 |
6.5235 |
1欧元兑美元 |
1.4235 |
1.4258 |
1.4241 |
1.4222 |
A. 丙和丁 B.丙和乙 C.甲和丁 D.甲和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