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2005年-2009年我国某市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情况

指标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9422
10493
11759
13786
15781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2936
3255
3587
4140
4761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37.7
36.7
35.8
36.3
37.9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47.2
45.5
43.0
43.1
13.7

注:2009年某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扣除价格因素,比上年实际增长8.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8.4%。按年均纯收入1196元的标准,年末农村低收入人口为4007万人。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4.8%,食品价格上涨12.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3%,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1.7%.油脂价格上升26.7%,鲜蛋价格上涨了22.9%。其中肉禽及其制品、油脂、鲜蛋价格均涨幅超过城乡居民收入增长。
(1)材料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材料二:2010年1月31日,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个题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的文件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的强农惠农新政策,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其最大亮点。
(2)请你运用经济常识谈谈怎样“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
材料三:2009年12月27至28日,201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对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全面优化农业农村发展环境进行了深刻阐述,强调指出,做好新形势下的统筹城乡发展工作,必须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其科学内涵、目标任务、本质要求,牢牢把握加强“三农”这个根本立足点,牢牢把握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这个重要着力点,牢牢把握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这个战略着眼点,牢牢把握城乡改革联动这个关键切入点,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扎实推进。会议强调,2010年中央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这是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认真研判“三农”形势,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经过慎重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
(3)材料三是如何体现矛盾分析法的?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近年来,我国轿车的价格每年呈约15%的下降趋势,“降价潮”席卷全国。降价风潮并不局限于中低档轿车,几乎所有品牌的轿车都卷入“价格大战”中,以期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在这一竞争过程中,消费者得到不少实惠,我国居民的汽车拥有量不断攀升。汽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拉动了汽油、润滑油等石油加工业的发展,汽车服务业也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市场旺盛的需求使得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仍很光明。
(1)运用所学知识,简析近年来我国汽车价格下降的原因。
(2)请你为汽车生产企业怎样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出主意?


材料二2013年1月10日以来,我国多处城市连续出现了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PM2.5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比较大,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PM2.5等项目监测首次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2012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定在7.5%,这是八年来首次低于8%,彰显了中国政府减缓经济增速以提升发展品质的决心,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地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应如何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结合材料二,从“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角度谈谈如何认识我国调低经济增速。

2013年4月26日,中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颗卫星“高分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同时还成功搭载发射了两个荷兰卫星分配器和三颗分别由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土耳其研制的小卫星。这是中国2013年度首次航天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5次航天飞行。
然而,此前的“长征”系列发射,次次惊险,都对航天运载火箭团队提出新的挑战,由于各国所使用的技术、参数不同,可供参考的资料都不一定符合自己的需求,为了解决种种挑战,只能根据实际,在探索中一次次修正、复核、改进。不断完善运载火箭的故检系统,攻下全新型号。为了运载火箭万无一失,从1993年起至今,火箭团队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但他们无怨无悔。
请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一谈运载火箭团队如何实现火箭成功发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近五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增加,增速总体放缓且有波动,并且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为此, 2013年1月下旬,习近平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二 有人认为,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怎样才能遏制“舌尖上的浪费”?
(2)针对材料二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适度地处理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面子问题对于处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很有帮助的。可如今,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比比皆是,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进口大量谷物大豆。
材料二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
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知识,如何正确看待面子文化?(9分)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