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余的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CO2 (mg/h)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 |
3.00 |
黑暗中释放CO2(mg/h)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
A.昼夜不停地光照,温度在5℃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
B.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C.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 的有机物最多 |
D.每天交替进行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温度在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 |
度在10℃时的2倍
“水稻杀手”福寿螺是我国危害最大的外来物种之一。某校生物小组在一块面积为500m2的水稻田中放入200只大小不一的福寿螺,然后调查其种群密度的变化,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福寿螺的种群密度变化(单位:只/100m2)
第1周 |
第3周 |
第5周 |
第7周 |
第9周 |
第11周 |
|
福寿螺数量 |
40 |
52 |
118 |
198 |
270 |
268 |
A.调查福寿螺种群密度一般采用样方法
B.由于没有天敌,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C.第1周由于不适应环境,种群的密度下降
D.调查期间,种群的增长速率一直增大
我国西部大片的耕作区将退耕还林。若将大面积的退耕地封闭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发生一系列的生态演替。下面列举的情况中,哪项不可能是未来生态演替的趋势( )
A.营养级的数目增加 |
B.每年同化的太阳能增加 |
C.群落的结构复杂化 |
D.非生物的有机质(生物的遗体或脱落物)减少 |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可表示在森林火灾后进行的演替 |
B.甲的演替速度比乙的慢、历时长 |
C.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不一定相同 |
D.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一个池塘中的全部生物组成一个生物群落 |
B.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C.群落中,生物种类越多,生存斗争越激烈 |
D.群落的结构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
B.2008年,宜昌市的人口出生率为7.17‰ |
C.蜜蜂等动物遇到敌害,常集群攻击 |
D.由于水葫芦入侵,某湖泊中莲的死亡率比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