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启蒙思想家是( )
A.孟德斯鸠 | B.伏尔泰 | C.卢梭 | D.狄德罗 |
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鸦片战争)
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 | 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 |
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 | 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 |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1835年6月格拉斯哥印度协会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信件):中国行雀垄断贸易,压迫英商,且常常发生破产事件,而广州英商又无生命财产保障,这些,都妨碍英国对华贸易,不符合相应于中国的庞大市场与英国开放贸易自由的机会……我们认为陛下政府倘在中国沿海取得一个或几个岛屿,作为进行贸易的基地,以避免中国政府的勒索、控制和烦扰,则必将对于我们的对外贸易大有好处。
之所以出现材料中所谓中国政府“压迫英商”“勒索”“控制与烦扰”这种现象的根源,最准确的理解是
A.清政府奉行“天朝上国,不须借外夷互能有无” |
B.中国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
C.中国的自然经济的影响 |
D.清政府的政治腐败 |
有学者认为: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民主过程,实际上就是多元的精英采取政党竞争形式,竞取权力的过程。民主可以被定义为多重少数人的统治,民主过程的价值就在于建立这种多重少数人的统治。英美等西方国家的下列政治制度能够体现这一说法的有:
①政党政治②代议制③分权原则④联邦制度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 | D.①④ |
英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不仅反映了它们本身发生的地区即英法两国的要求,而且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这表明,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成功标志着
A.工业生产方式确立 | B.工业资产阶级胜利 |
C.新社会制度的胜利 | D.君主制度的衰亡 |
顾炎武在《亭林文集》指出“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顾炎武由此提出应当“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下列制度与顾炎武的主张吻合的是:
A.分封制 | B.封建制度 |
C.联邦制 | D.共和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