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耐盐碱,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①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的反作用
②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③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④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下列漫画《画像》(作者:于海林)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客观规律 | B.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
C.事物的发展总是要经历量变的过程 | D.意识对人体生理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看,原始文明是人类被动接受自然的阶段,对自然没有伤害;农业文明是人类对自然初步开发的阶段,对自然伤害很小,自然基本可以自行修复;工业文明是人类社会征服、改造自然的阶段,对自然造成的破坏,许多方面已难以修复。这表明
①顺应自然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②人类改造自然必然造成对自然的破坏
③自然界是按其固有规律形成和发展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规律为基础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王守仁认为,“人者,天地万物之心也;心者,天地万物之主也”。下列名言与王守仁的观点同属一个哲学派别的是
①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②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也
③“自我”是自身的原因和世界的本质,“自我”周围的现实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
④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蔡元培曾在《北京大学月刊》中指出:“治自然科学者,局守一门,而不肯稍涉哲学,而不知哲学之归宿,其中如自然哲学一部,尤为科学家所需要。”这说明
①自然科学与哲学是相互联系的
②自然科学需要哲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③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④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为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这表明
①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②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学科
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④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