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国灿烂优秀的文化中,有不少言简赅的成语、常用语,不仅蕴涵着深刻的思想性,而且富于哲理。据此回答24-25题。
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下列说法能正确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A.树欲静而风不止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D.将欲夺之,必先予之

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堪称遣词造句的经典。人们写文章之所以要“反复推敲”,从哲学上看,就是要

A.“语不惊人死不休” B.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C.出奇制胜 D.写出好文章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科学发展观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这个观点的错误是

A.知和行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B.行先知后的关系
C.知行合一 D.知易行难的关系

人的眼睛并不能感受到所有的电磁波,只是在380~780毫微米波长的范围内,才能引起颜色感觉。这说明认识

A.受主体身体素质的制约 B.受主体精神素质的制约
C.受到历史状况的限制 D.受实践水平的限制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说明

A.非理性因素是人的重要认识能力
B.实践是科学发展的根本动力
C.意志对人的认识的进行是一种重要的支撑力量和推动力量
D.想像和幻想是科学创造中的可贵品质

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变理论为现实的决定性环节是

A.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B.形成对客观事物的事实性认识
C.形成实践观念 D.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

“熟知不等于真知。”这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A.有质的区别 B.相互渗透 C.相互依存 D.在实践基础上相统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