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是我国独创的一种文学形式。贴春联,是我国民间过春节的一项重要内容,常用以抒发人们对生活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1979年安徽玉明公社社员叶旗衡写道“借新账还旧账账账不清,吃一斤买一斤斤斤不断。”横批:“已经过去”这副对联说明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祝愿在新的一年里能够丰衣足食 |
B.旧中国农民悲惨的生活状况已成过去 |
C.改革开放的春风催绿了神州大地 |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效果 |
恩格斯指出,任何新的学说“必须首先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它的根源深藏在经济的事实中”。最能印证其主旨的是
A.商品经济催生了欧洲近代启蒙思想 |
B.人文主义保留了天主教的神学色彩 |
C.古典文化孕育了意大利的人文主义 |
D.人民主权学说丰富了法国启蒙思想 |
苏格拉底说:“善人总是相似的,也是彼此友好的”;“没有人会愿意干恶事,或干他自己认为是恶的恶事。人的本性,决非弃善从恶”。与上述思想比较相近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
A.孟子 | B.荀子 | C.韩非子 | D.吕不韦 |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据此判断;普罗泰格拉认为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应是
A.是否人人都遵守习俗和法律 |
B.是否民主和强盛 |
C.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
D.是否有“哲学王”来做统治者 |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
A.天体运行法则 |
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
C.社会发展规律 |
D.“天人感应”理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