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1941年,抗日根据地遇到了严重的困难,旱灾、蝗灾、冰雹等自然灾害接踵而来,日军的扫荡又使根据地的面积缩小、人口减少。
材料二  1959—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确实是建国五十年来范围最大、程度最深、持续时间最长的最大自然灾害,确实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一个直接因素。正如周恩来1960年10月29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所说:“这样大的灾荒那是我们开国十一年所未有的,拿我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二十世纪记事起,也没有听说过。”
——中国改革论坛
(1)结合材料一中的图文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应对天灾、人祸,抗日根据地在这个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
(2)面对1959—1961年的自然灾害,刘少奇在他的报告中引用了“三分天灾、七分人祸”的说法,指出“从粮食减产看,自然灾害略大于决策错误;从一个时期的集中缺粮情况看,决策错误影响远大于自然灾害”。刘少奇和周恩来的观点有何相同点和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造成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决策失误有哪些,造成三年经济困难时期的国际因素有哪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列举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发生的重要战役

列举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司马迁评议蒙恬说:“吾适北边,自直道归,行观蒙恬所为秦筑亭障,堑山湮谷,通直道,固轻百姓力矣”。
——《史记•蒙恬列传》
材料2、长城修筑后,汉代的贾谊评价说:“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贾谊《过秦论》
材料3、它无法代表强大、进取和荣光,它只代表着封闭、保守、无能的防御和怯懦的不出击。由于它的庞大和悠久,它还把自诩自大和自欺欺人深深的烙在了我们民族的心灵上。呵,长城,我们为什么还要讴歌你呢?
——《河殇》
(1)材料1中司马迁实际对秦朝的什么进行批评?除此之外,秦朝还有哪些“固轻百姓”的做法?
(2)材料2说明长城在当时有何积极作用?
(3)材料三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你认为应该怎样正确的评价长城?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柏拉图学院的集会

材料2、柏拉图说:“除非哲学家就是王,或者这个世界上的王和君主都具有哲学的精神和力量,使政治的伟大和智慧合而为一,并把那些只追求两者之一而不顾另一的平庸的人们驱逐到一旁去,否则城邦就决不会免于灾难而得到安宁——而且我相信就连全人类也得不到安宁——唯有到了那时候,我们的这个国家才有获得生命和见到天日的可能”
(1)从画面看柏拉图学院有何特点?
(2)根据所学知识,评述柏拉图的历史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共和政体成,专制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
——《新陈代谢》(《时报》1912年2月22日)
材料2、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中央行政机构的设置示意图

(1)结合材料1、2和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对推动中国近代化的主要贡献。
材料3、民国元年,四川广安州立中学课程设置(摘录)





课程
修身
国文
英文
历史
地理
算学
博物
图画
体操
周学时
1
7
7
2
2
4
3
1
3
内容说明
道德要旨
文学习字文法作文
习字绘画文法作文
中国历史
世界总论及
中国
代数
植物动物
自在画
几何画
兵法

——《四川教育史稿》
(2)结合材料3和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与中国古代(汉至清)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差别。
材料4、孙中山明令废除清朝实行的叩首、相缉、请安、拱手等旧式礼节,代之以鞠躬、脱帽、握手之礼;书信落款中的顿首、再拜及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以新式名词代替;过去常用的大人、老爷之称均被革除。他要求民间称呼官员学习西洋或东洋,为先生或君。
——《令内务部通知革除前清官司厅称呼文》
材料5、辛亥革命后,中山装和旗袍开始流行,吃西餐逐渐成为一种时尚,当时的妇女唱道:“大脚好,大脚乐,去操作,多快活。又不裹来又不缠,又不疼痛又省钱”
(3)材料4体现了孙中山的什么思想?材料4、5反映了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有什么影响?
(4)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辛亥革命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