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如图12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低点与最高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的图象如右下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2)求:
(1)小球的质量;
(2)相同半圆光滑轨道的半径;
(3)若小球在最低点B的速度为20m/s,为使小球能沿光滑轨道运动,求的最大值。

科目 物理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链式反应及其发生条件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在做“验证碰撞中动量守恒”的实验中

(1)安装、调整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要求有:
①斜槽末端________________;②碰撞前,被碰小球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次实验得出小球落点情况如上图所示,假设碰撞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和被碰小球的质量之比m1∶m2为______________.

用如图8-6-6所示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绷紧,且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A球释放后摆动到最低点(初始位置是水平的)时恰好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方向夹角β处,B球落在地面上,地面上铺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α角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

图8-6-6
(1)图中s应是B球初始位置到_________的水平距离.
(2)为了验证两球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应测得_________等物理量.
(3)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碰撞前后A球、B球的动量:pA=_____,pA′=_________,pB=_______,pB′=_________.

某同学用图8-6-4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R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8-6-5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图8-6-4图8-6-5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____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___________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某同学用图16-1-9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mv的矢量和在碰撞中是守恒的.图中PQ是斜槽,QR是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放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16-1-9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16-1-10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图16-1-9图16-1-10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__________cm.
(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______ (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B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
D.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

某同学把两块大小不同的木块用细线连接,中间夹一被压缩了的轻质弹簧,如图16-1-5所示.将这一系统置于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烧断细线,观察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必要的测量,验证物体间相互作用时mv守恒.

图16-1-5
(1)该同学还必须有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
(2)需要直接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所得数据验证mv守恒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