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过程中能使ATP含量增加的是 ( )
A.线粒体基质中CO2生成的过程 |
B.叶绿体基质中C3被还原的过程 |
C.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的过程 |
D.小肠中Na+进入血液的过程 |
基因在动物中存在于:①染色体②核糖体③叶绿体④高尔基体⑤线粒体
A.①②④ | B.①⑤ | C.①②⑤ | D.①③⑤ |
一种新发现的细菌质粒有a、b、c三基因,右图表示用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后得到的片段。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a、b、c对该细菌的生长、繁殖是非必要的 |
B.基因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有m个氨基酸,比水稻中控制合成含有m个氨基酸蛋白质的基因长度要短得多 |
C.在完整的质粒中若利用某药物阻止基因a的表达,则基因b、c也不能表达 |
D.组成基因a、b、c的基本单位相同,而且基因a、b、c都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
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是利用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 |
B.PCR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判断亲缘关系等 |
C.PCR技术需在体内进行 |
D.PCR技术经过变形、复性、延伸三个阶段 |
在基因工程中使用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其作用是
A.将目的基因从染色体上切割出来 |
B.识别并切割特定的DNA核苷酸序列 |
C.将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 |
D.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
蛋白质工程根据被改造部位的多少,可以分为“大改”、“中改”、“小改”。其中属于“小改”的是
A.设计并制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全新蛋白质 |
B.改造蛋白质分子中某些活性部位的1个或几个氨基酸残基 |
C.在蛋白质分子中替代某一肽段或结构域 |
D.通过定点诱变技术,以获得人类所需要的目的蛋白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