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0年,贯穿京、津、冀、鲁、皖、苏、沪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全线基础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轨道工程正顺利展开。这条线路建成后,将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据此回答36—37题。
36.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要在国务院、铁道部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下进行。这表明 (   )
A.宏观调控在某些领域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
B.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C.发展市场经济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我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宏观调控对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更有利的作用
37.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极大调动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资源,对整个国家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                                               (   )
A.有利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B.反映了市场调节的不足
C.充分体现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D.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看,总导演金越和策划人员为挖掘虎文化深入考察“画虎村”的哲学依据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物质决定意识 D.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据2010年1月7日《南方日报》报道,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本是广东经济最困难的一年,但经过努力变成了创新跨越的一年,补长了自主创新的“短板”,创新经济效益指标和企业创新能力指标位居全国首位。这告诉我们的辩证法道理是( )

A.人可以能动改造客观世界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C.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D.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儿子却故意\把路走弯\我说\把路走直\就是捷径\儿子说\把路走弯\路就延长”。这首《散步》诗没有蕴含的哲理是( )
①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②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价值评价也就不同
③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④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经过10年努力,涵盖19亿人口、6万亿美元国民生产总值、4.5亿美元贸易额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全面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能起到“10+1>11”的效果。中国与东盟十国的互补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互补性贸易将极大丰富双边市场,贸易和投资都将大幅增长,有利于促进双方的经济社会发展。“10+1>11”从哲学上启示我们( )

A.要树立全局观念,寻求最优目标 B.部分功能制约着整体功能
C.搞好局部,关键部分的性能对整体功能起决定作用 D.要注重系统内部的优化趋向

下列例子中属于否定之否定现象的有( )
①冰─水─汽 ②生产粮食─粮食被人消费─生产粮食
③团结─批评─团结 ④光的微粒说─光的波动说─光的波粒二象说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