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贯穿京、津、冀、鲁、皖、苏、沪7省市,连接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的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全线基础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轨道工程正顺利展开。这条线路建成后,将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更加便利的交通条件。据此回答36—37题。
36.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要在国务院、铁道部等有关部门的组织下进行。这表明 ( )
A.宏观调控在某些领域对资源配置发挥基础作用
B.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C.发展市场经济能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D.我国能集中力量办大事,宏观调控对资源优化配置发挥更有利的作用
37.京沪高速铁路的建成,将极大调动我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资源,对整个国家发展产生巨大的辐射作用。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 ( )
A.有利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 B.反映了市场调节的不足
C.充分体现公有制经济的主导作用 D.有利于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要实现下图中的“可喜变化”,政府应该()
①进一步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②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管理职能
③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满足群众各种愿望
④深入群众,体察民情,关注民生,尊重民意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中德建交42周年之际,两国总理在北京举行了会谈。中方表示愿与德方更好发挥两国政府磋商机制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加快制定中德中长期合作行动纲要;深化两国创新合作,并共同办好“2015中德创新合作年”。中国重视与德国的合作,原因在于()
①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各国之间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
②德国是我国的最大贸易国家
③中国与德国积极合作有利于发展互利共赢伙伴关系
④“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
A.①④ | B.②④ | C.②③ | D.①③ |
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收入分配方案,要完善初次分配机制,落实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从而缩小收入差距。在初次分配中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有()
①促进就业机会公平,提高劳动者技能
②生产要素的收益由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
③根据经济发展和物价变动,适时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④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和津贴增长机制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改革开放36年来,我国农业基础更坚实,工业实现新跨越,服务业迎头赶上: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共同发力,拉动经济持续增长,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区域发展向纵深推进;城镇化迈出新步伐,城乡发展更加协调……如果以上述成就为背景写一篇政治小论文,你认为最合适的题目是()
A.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 B.结构优化转变发展方式 |
C.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力 | D.区域联动实现协调发展 |
有人认为,偌大的中华,如果没有一种道德的凝聚力,那么各种啼笑皆非将俯拾皆是,一个没有独立文化的民族犹如一盘散沙,只能在屈辱中生存,在解体、灭亡的边缘徘徊。这一观点说明
A.文化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
B.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
C.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突出 |
D.文化的力量熔铸于民族的凝聚力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