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原理分析。
[步骤一]如下图在一个平盆中加适量的水,直到水盖满盆底。把一个装满沙子的小瓶放入盆中。
[步骤二]用透明的塑料纸盖住盆,用橡皮筋扎住盆口,并把一块小石头放在塑料纸上,压住塑料纸;小石头要放在装沙小瓶正上方。
[步骤三]将盆放在阳光下直晒,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观察。
1.这个实验模拟了什么现象?具体环节是什么?
2.对于沙子所言,水的作用相当于地质作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从性质上看,甲图中B是_________气团,C、D、E三地中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_地、气压最高的是 地。
(2)甲图为_______锋天气图。该锋面过境后,E地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
(3)乙图中F处是__________气压中心,该天气系统位于__________半球,在其控制下多为__________天气。
下图为某日地球光照图,读图回答问题。
(1)判断此时北半球的节气及直射点纬度。
(2)E点的地方时是 时,图中A~E五点中,地方时相同的是________,自转线速度相同的是_________。
(3)写出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小和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分布规律。
(4)写出A点的昼长,并分析此后的三个月B点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5)此时,中国南方的气候特点是()
A.寒冷干燥 | B.炎热干燥 |
C.高温多雨 | D.低温多雨 |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钱开始垦荒,日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
(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
(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
(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
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新疆罗布泊水面再古代曾经超过3000平方千米,100多年前尚存500多平方千米,1972年完全干涸。塔里木河曾经是罗布泊的主要水源。20世纪后半期,塔里木河流域修建水库200多座,耕地面积扩大约1倍。
(1)指出自A地至B地地势的变化,并说明理由。
(2)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说明三角洲位置变化的主要过程。
(3)简述罗布泊的干涸对干旱区流域开发的启示。
下图为印度相关地理信息分布图,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M和N处等湿润月份数值范围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分别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请根据图中信息,推导和描述图中西南季风进退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