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下图回答1~4题。

如果此图表示北半球某特大城市上空的热力环流,则

A.a是城区,b是郊区
B.为保护城市环境,可在③地建防护林带
C.若a位于b的正西方,则ab间实际风向为西南风
D.这种大气环流,能有效防止城市的大气污染

若此图代表行星风系中的中纬度地区的环流,则

A.一般来说,a处为多雨地带,b是少雨带
B.b处气压低于c处
C.③气流由于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在北半球偏转成西北风,南半球偏转成两南风
D.a气压带与③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a为海洋,b为陆地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
C.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作用和陆地水蒸发
D.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若此图表示的是太平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近于等长,则

A.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②洋流附近可能有大型渔场面沿岸有沙漠分布
C.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城市内部功能分区示意图”,完成19~20题。

在图中,③区(  )

A.是城市的生产中心 B.常住居民最多
C.商业活动繁忙 D.环境质量最差

在②区内,可以布局(  )

A.学校、体育馆 B.绿化带
C.政府机关、停车场 D.超市、文化馆

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15~16题。

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

A.0~2千米处  B.2~3千米处
C.3~5千米处 D.6~7千米处

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是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A.交通通达度低 B.环境质量差 C.地租昂贵 D.服务设施差

一般来说等级越高城市之间的距离( )

A.较近 B.相邻 C.较远 D.很近

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使人们逐渐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状况,人们的营养水平和保障生命的各种条件,特别是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也就是说人们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部是导致人口死亡率下降的原因。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真正实现,要通过生育率下降来完成。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不同步,其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B.生育观念不同
C.自然环境不同  D.营养水平不同

目前上海面临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  )

A.卫星城镇人口比重大
B.人口基数大,自然增长率高
C.人口年龄构成轻,生育高峰压力大
D.人口老龄化,青壮年赡养照顾众多老人负担过重

该图是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图

四国中,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和德国人口死亡率,出生率相似的国家应该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