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9年7月21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环境宏观战略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李克强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战略上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把生态环保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举措。这一要求的经济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②有利于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良好的环境
③有利于提高党科学执政的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
④有利于转变工作中心,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生态文明建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谈到中国“入世”取得的巨大成就与贸易磨擦并存的现象时,中国欧盟商会执行总经理马乔治说:“一棵树倒下的动静,要比一片森林成长还要大。”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

A.联系的观点 B.矛盾的对立统一关系
C.抓主要矛盾 D.集体主义价值观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要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A.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的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
C.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既存在于事物内部,也存在于事物之间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北京市计划今冬明春在22处城区道路积水点集中建设一批大型雨水收集工程。专家预计,这些往日给雨后城市交通带来极大不便的道路“小水库”将变成雨水“小金库”。这说明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办好事情;
③外因对事物的发展起加速作用;④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自然界的规律是由人们的悟性规定,“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这一观点是

A.唯心主义观点,把人们发现规律等同于人们制定规律
B.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能够认识规律
C.唯心主义观点,认为规律是由上帝创造的
D.唯物主义观点,承认了规律的客观性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指出:“社会都是按照一定的规律在运动变化着的,作为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们只有尊重它、依循它,才能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力量;否则,就会落在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的后面,甚至被历史所淘汰。”这说明
①规律具有客观性;②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③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④只有尊重客观规律,办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