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材料中提到的“统一的中国诞生”具体是指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 B.蒋介石获释并宣布实行全民抗战 |
C.国共两党由对峙走向合作 |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
英国工业家弗莱尔说:“五十年前我们不需要议会代表,现在我们需要了。因为那时我们几乎完全为国内消费而生产……现在却大不相同了——我们现在为整个世界生产,假如我们没有自己的议员来促进和扩大我们的贸 易,我国商业的伟大纪元就要结束了。”材料说明()
A.英国正在开展轰轰烈烈的工业革命 |
B.英国的工业无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
C.工业资产阶级需要表达自身的利益和要求 |
D.议会中的议员就是本阶级利益的代表 |
卢梭说:“设计一种人类的集合体,以用集体力量来保障每一个加盟的个体和他的财产。在这一集体中,个体虽然和整体联系在一起,但依然自由如初,只听从自己的意志。”这表明他主张()
A.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 B.以契约保障个人自由 |
C.天赋人权 | D.主权在民 |
罗马法体现了程序法优先于实体法的特点,在程序法方面作了很多规定。如:原告传被告出庭,如被告拒绝,原告可邀请第三者作证,扭押同行;如被告托辞不去或企图逃避,原告有权拘捕之;如被告因疾病或年老不能出庭,原告应提供交通工具,但除自愿外,不必用有篷盖的车辆。这些规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更好地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 B.确保司法审判的公正性 |
C.防止司法部门以权谋私 | D.使原告的利益不受侵犯 |
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A.过度关注平民损害贵族 | B.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 |
C.德才兼备之人遭到排斥 | D.陪审法庭高于行政权 |
民国时期,初小四年级课本《平等》一文写道:“共和国无阶级之分,人人平等,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表明()
A.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发生根本变化 | 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民国时期重视公民意识教育 | D.追求平等是民国时期政治斗争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