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精子发生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细胞中染色单体数最多可达92条 |
| B.姐妹染色单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能是不同的 |
| C.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分离之前 |
| D.一个精原细胞产生两个相同精子的概率最大为1/223 |
下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
|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
|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
|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 |
某家系中有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如下图),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病,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甲病是常染色体,乙病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
| B.Ⅱ—3的致病基因均来自于Ⅰ—2 |
| C.Ⅱ—2有一种基因型,Ⅲ—8基因型有四种可能 |
| D.若Ⅲ—4与Ⅲ—5结婚,生育一患两种病孩子的概率是5/12 |
a和b属于同一动物体内的两个细胞,通过对其核内DNA含量的测定,发现a细胞中DNA含量是b细胞中的两倍,可能解释是
| A.a正常体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的细胞 |
| B.a是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b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 |
| C.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
| D.a是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b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 |
如图为原核细胞中转录、翻译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转录尚未结束,翻译即已开始 |
| B.由该DNA模板产生了三条肽链 |
| C.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完全分开 |
| D.图中多个核糖体完成不同的mRNA的翻译 |
用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某种细胞一段时间后,再移至普通培养基中培养,不同间隔时间取样,进行放射显影,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统计标记细胞的百分数,图中A:细胞核开始被标记;B:一个被标记细胞X开始进入分裂期;C:细胞X着丝点开始分裂;D:细胞X分裂成两个子细胞,被标记细胞数目在增加;E:标记细胞第二次进入分裂期;F:被标记细胞的比例在减少;G:被标记细胞的数目在减少。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细胞分裂一次平均经历的时间为10h |
| B.图甲中BC段DNA分子稳定性最低,适于进行诱发突变 |
| C.被标记的细胞比例减少的根本原因是DNA有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在普通培养基中,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都是没被标记的 |
| D.图乙分裂状态位于图甲的CD期的前段,细胞内含有4个染色体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