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引起的温室效应,可能改变土壤水分状况和矿质元素含量。为探究有关生态因子的变化对植物的影响,有人用同一环境中生长的两种植物,在温度、光照和水分等适宜条件下做了模拟试验,测得数据如表。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
项 目 |
物种 |
355μmol·mol-1的CO2 |
539μmol·mol-1的CO2 |
||
不施磷肥 |
施磷肥 /20 kg·hm-2·a-1 |
不施磷肥 |
施磷肥 /20 kg·hm-2·a-1 |
||
净光合速率 /μmol·m-2·s-1 |
欧洲蕨 |
2.18 |
3.74 |
3.62 |
5.81 |
石楠 |
1.37 |
6.76 |
5.43 |
15.62 |
|
蒸腾比率 /μmol·mol-1 |
欧洲蕨 |
1.40 |
2.37 |
2.22 |
3.86 |
石楠 |
0.25 |
0.66 |
0.71 |
2.10 |
*蒸腾比率:植物消耗1mol水时,光合作用固定的CO2(μmol)量
A.实验范围内,CO2浓度升高和施磷肥都能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施磷肥的效果>增加CO2浓度 |
B.两种CO2浓度下,施磷肥对石楠光合作用的促进作用都大于欧洲蕨 |
C.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欧洲蕨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石楠 |
D.两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CO2浓度肯定高于355μmol·mol-1 |
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来说,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染色体数目恒定的生理作用是
A.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 |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C.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 D.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 |
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
A.蓖麻籽种仁 | B.洋葱根尖 |
C.菠菜幼叶 | D.蝗虫的卵巢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
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基因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 |
B.基因全部位于细胞核中 |
C.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功能和结构单位 |
D.基因是DNA上任意一个片段 |
只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而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的是
A.DNA的复制 | B.纺锤体的形成 |
C.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 D.着丝点分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