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处经济文化交流。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采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 ①丝绸 ②纸张 ③瓷器 ④棉布
|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教授论述隋唐与东南财富时提出:“隋炀帝开运河,适应了新形势的需要。固然隋炀帝的初意是在游玩享乐,但时代的需要纵无隋炀帝,也要有人开辟出一条能沟通南北的河道的。”白教授所谈到的“新形势”是指
| A.江南已得到开发,需要加强南北联系与经济交流 |
| B.发动对高丽的战争的需要修建战船和运输军粮 |
| C.农民起义爆发需要派军队镇压 |
| D.当时南方经济已经超过北方 |
下列生产工具出现于隋唐时期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④ |

唐初的均田制、租庸调制及其后的两税法,它们的共同作用是
| A.加强封建经济基础 | B.变革生产方式 |
| C.调整生产关系 | D.调整上层建筑 |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 ②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 ③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 ④都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
《前唐书》百官志记载:“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宰相事无不统,故不以一职名官。自开元以后,常以领他职,实欲重其事,而反轻宰相之体。”上述材料反映出唐代 ①三省长官皆为宰相 ②实行宰相集体负责制 ③宰相分管事务较多 ④宰相不被重视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