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以“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为特征的文人画兴盛。下图是明清文人画的代表作之一。这类作品所表现的是
A.个人的情感 | B.真实的景象 |
C.多彩的生活 | D.繁盛的社会 |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所有者 年份 |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
金融机关 |
其他国内法人 |
外国法人 |
个人 |
其他 |
1950年 |
3.2 |
12.6 |
11 |
0 |
61.3 |
11.9 |
1960年 |
0.2 |
23.1 |
17.8 |
1.1 |
46.3 |
11.5 |
1969年 |
0.3 |
32.2 |
21.3 |
3.2 |
40.1 |
2.9 |
A. 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 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 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 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认为,只有把生产资料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才能提高生产力。为此,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业绝种”。与此思想相应的措施是
A.合理调整工商业 |
B.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
C.开展人民公社化运动 |
D.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
1958年7月台湾当局利用美国进攻黎巴嫩的机会叫嚣“反攻大陆”。7月18日晚,毛泽东作出炮击金门的指示,意在击美,支援阿拉伯人民。8月底,美国撕下了“盟友”的假面,丢下台舰掉头遁去。毛泽东决定以民族大义为重,暂缓收复金、马,并亲自写下《告台湾同胞书》,指出“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由此可见当时
①地区局势动荡不安
②中共有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想法
③美国避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
④“台独”势力开始猖獗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探讨地方史与国家大历史之间的联系是历史研究的视角之一。下列对近现代重庆地方历史史事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重庆史事 |
史事解读 |
|
① |
1897年,重庆第一家近代化报刊《渝报》诞生,宣传兴民权、改科举,鼓吹救亡图强。 |
《渝报》宣传维新变法主张,促进了社会思想解放。 |
② |
1911年11月22日,重庆革命党人与起义新军夺取廷在渝政权,宣布成立蜀军政府。 |
重庆革命党人积极响应武昌起义,脱离清政府。 |
③ |
1937年12月1日,国民政府正式移驻重庆,所属中央各部于大溪沟、上清寺等地办公。 |
淞沪会战失利,南京受到侵华日军威胁,是迁都重庆主要因素。 |
④ |
1952年7月1日,新中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
属于“一五”计划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利于西部地区的发展。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