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在辛亥革命后说:“吾国之维新也,复古也,共和也,帝政也,皆政府党与在野党之所主张抗斗,而国民若观对岸之火,熟视而无所容心,其结果也,不过党派之胜负,于国民根本之进步,必无与焉。”为此,他主张
A.首先在思想上进行启蒙 | B.动员民众关心国家大事 |
C.批判孔孟的愚民政策 | D.自由自治的国民政治 |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促使石油开采大幅度上升的因素之一是
A.蒸汽机的发明 | B.汽车的发明 | C.火车的发明 | D.信息产业的发展 |
关于下列两幅图的共同点,说法正确的是
A.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 | B.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力发展 |
C.有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 D.使农民获得了自主生产的权利 |
“中国社会上的状态,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起:自油松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镖枪以至机关炮……都摩肩挨背的存在。”这种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A.鸦片战争期间 | B.维新变法运动期间 |
C.中华民国时期 | D.新中国成立后初期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其中的“商业革命”表现在
A.坊市制度被最终打破 | B.“胡风”、“胡俗”在城市流行 |
C.最早的银行雏形出现 | D.政府设有专职官员管理市场 |
2003年,美国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攻打主权国家伊拉克,遭到包括俄、德、法等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反对,这一事件主要反映了
A.“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 B.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 |
C.联合国维护和平的作用加强 | D.世界总趋势走向缓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