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密尔顿说:“将十三个不同的州以友好、联合的共同纽带联结在一起的共同契约,必然是许多不同利益的倾向互相让步的结果。此种原则安能制出完美无缺的成品?”此话旨在说明:
A.《独立宣言》不是完美无缺的 | B.1787年宪法是维系十三个州的共同纽带 |
C.1787年宪法充满错误的偏见 | D.《独立宣言》是十三个州相互妥协的结果 |
西汉武帝时期设立了十三个州,其中十一个州的名称沿用了《尚书》、《周礼》中的州名。这反映了()
A.地方行政区划变化 | B.儒学的地位在上升 |
C.监察体制走向成熟 | D.皇权专制得以巩固 |
2011年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阿拉伯之春(中东乱局)、伦敦之夏(社会骚乱)、华盛顿之秋(“占领华尔街”)、平壤之冬(金正日逝世)等重大事件。这些事件的背后反映出当今的世界形势呈现()
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 | B.国际恐怖主义泛滥 |
C.乱象丛生,危机重重 | D.“一超多强”的局面被打破 |
1992年某日,莫斯科某学校一历史老师在上课时表示:“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因为他()
A.反对政府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 B.对社会剧变感到茫然不解 |
C.惋惜苏联的历史走向终结 | D.感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 |
“阻止共产党人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二战后美国在西欧实行的重要政策,最能体现此观点的是()
A.进行反苏的舆论宣传 | B.建立北约组织 |
C.实施马歇尔计划 | D.实行军事援助 |
1917年七月流血事件后,俄国布尔付维克党决定改变战略,并通过了武装起义的决议。这表明()
A.暴力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唯一选择 |
B.七月流血事件改变了俄国的社会性质 |
C.布尔什维克党日益走向成熟 |
D.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