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那时候,天下滔滔,多是泥古而顽梗之人……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他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对此以下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西用”思想最早是由地主阶级提出的 |
B. “西用”以“中体”为前提主要是天下“多为泥古而顽梗之人” |
| C.“中体西用”的观点受传统的夷夏之辨的影响 |
| D.由于缺乏依托“西用”最终没有进入中国的大门 |
明太祖废丞相、撤中书省的目的是()
| A.健全地方职能 | B.厉行思想控制 | C.监视官吏百姓 | D.强化君主专制 |
我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①建立皇权绝对权威②皇权控制中央机构
③削弱地方权力④注重思想控制
| A.①②③ | B.①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阅读右边漫画《革命后的俄国士兵》,指出士兵在革命胜利后不可能遇到的现象是
| A.政府退出一战,自己不必去前线打仗 |
| B.残酷威严的沙皇再也不能胡作非为 |
| C.首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怪现象 |
| D.许多大城市逐渐被布尔什维克党控制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高度赞扬了我国宋朝时期的成就,“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这里的“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在
| A.政府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 B.“草市”作用显著,“夜市”比较繁荣 |
| C.都市、庙会集会商业繁荣 | D.“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
综观整个中国历史,春秋战国是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重要转型期。下列有关该时期发展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①农用动力发生改变②小农经济开始出现
③土地所有制发生根本变化④官府垄断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