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匠、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整 墩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墩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份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科目 语文   题型 作文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命题作文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应有自己的“远方”,或许它给你以无限的遐想,或许它会带给你一些痛苦与彷徨,或许它只能给你一丝平平淡淡的感觉。但有一点却是十分肯定的:你必须努力才能到达“远方”。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走向远方”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②立意自定。

这些年,一些外国的节日如感恩节、圣诞节逐渐为大众所接受,在中国流行起来。你对这样的现象持何种看法呢?请以“外国节日在中国”为话题,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选择适当的切入角度,或记叙事件,或展开议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

完成下面题目,按要求写作文
题目:对的另一种认识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可讲述故事,可抒写感受,可阐述感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个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
一天,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去拜访自己的好朋友弘一大师。恰巧,弘一大师正在吃午饭。看到饭桌上只有一小碟咸菜,夏丐尊很是难过,就问:“这是不是太咸了?”
弘一大师回答说:“咸有咸的味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
夏丐尊又问他:“这是不是太淡了?”
弘一大师微微一笑,说:“淡有淡的味道啊。”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阅读“记者柴静采访周云蓬的摘要”,选取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采访对象介绍:周云蓬,1970年生于辽宁,中国民谣音乐代表。9岁失明,23岁大学毕业,其后游历十余城市,弹琴,写诗,献艺,出版诗集和民谣专辑。
柴静:你9岁彻底失明,这是否从精神上摧垮了你?
周云蓬:不会的,那时我还没有精神。灾难来的太早,它扑了个空。你是不是以为我活得很沉重?其实,能看见或不能看见,那是每个人的宿命。我热爱自己的命运,她跟我最亲,她是专为我关、专为我开的独一无二的门。
柴静:你是不是用流浪考验自己的意志,证明你的“身残志坚”?
周云蓬:这种考验有意义么?为什么人们都以为像我这样的人“应该”身残志坚?我很怕被这样“类型化”。我喜欢走,并非想证明什么,只是我喜欢这种生活。我活在路上,民谣在路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