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时期广东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沉积了巨厚的红色岩层。后来由于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了一片红色山群(丹霞地貌)。我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很广,主要分布在浙江江郎山、江西的龙虎山、广东的丹霞山、湖南的崀山、贵州赤水、福建泰宁。这六个地区共同组合在一起称为 “中国丹霞”,已加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读图回答1~2题。
1.该地区的红色岩层属于
A.砂岩 B.花岗岩 C.板岩 D.玄武岩
2.形成红色山群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下图是我国某山脉东、西两坡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山脉是()
A.大兴安岭 | B.太行山 | C.祁连山 | D.贺兰山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山为我国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
B.山麓气温比山顶气温约高18℃ |
C.该山以西绿洲农业特色突出 |
D.该山为种植业与畜牧业的分界线 |
读下图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下列各题A区夏季气温高于B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A区域盆地地形,海拔低,B区域高原地形,海拔偏高 |
B.A区域白昼时间、太阳辐射时间长于B区 |
C.B区降水量多于A区,所以气温低于A区 |
D.A区地处地势第三阶梯,海拔低,B 区地处地势第二阶梯,海拔高 |
正确描述C河段水文特征的是
A.水量大,汛期长,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
B.水量大,汛期短,含沙量大,无结冰期 |
C.流域面积小,流程短,落差小 |
D.流域面积大,流程短,落差大 |
读图甲、图乙,完成第下列各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c中具有层理构造和含有化石的岩石a |
B.在字母d、e、f、g中f表示变质作用 |
C.在字母d、e、f、g中e表示内力作用 |
D.在a、b、c中a为大理岩 |
图乙中地貌的形成与图甲中e作用相同的一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下图是一游客在列车上拍摄的西藏太阳能发电的景观图片,图中的箭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该游客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最可能的是
A.正南 | B.东北 | C.西南 | D.东南 |
下图为“某月近地面平均气压沿两条纬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第下列各题。该月①、②两区域的平均风力相比较
A.①风力较小 | B.②风力较小 | C.风力相当 | D.无法比较 |
该季节④地的气候特征为
A.寒冷干燥 | B.炎热干燥 | C.温和多雨 | D.温和少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