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诸子百家著述各异,但都是因应社会变迁,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主张节约,反对浪费,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减轻赋税;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
B.三者立论互异,但同样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C.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根据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做考虑 |
下列哪一组是对顾炎武的主张及历史作用的正确解读
①反对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②“以分权于下”实现对中央的制衡
③削弱了清初君主专制的统治④推动了西方国家的启蒙和革命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先秦某思想家主张:“明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法以禁之,使天下于治,合于善也。”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 | B.墨子 | C.荀子 | D.韩非子 |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场重大革命。因为它 ( )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理论 | 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拉瓦锡的学说 |
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 | D.修正了能量、质量互相转化的理论 |
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瑞因为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周恩来与中科院负责人谈话:“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该谈话 (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 B.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 |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 D.蕴含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思想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取消清王朝法律中对于广东、福建的“口户”、浙江的“惰民”、河南的“丐民”、理发匠、优伶、娼妓、杂役、兵卒的歧视政策,主要体现了 ( )
A.民族平等的原则 | B.三权分立的原则 |
C.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 | D.民主主义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