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容量瓶的使用,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前要检验容量瓶是否漏液 |
B.用蒸馏水荡洗后必须要将容量瓶烘干 |
C.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 |
D.为了使所配溶液浓度均匀,定容结束后,手握瓶颈,左右振 |
根据以下叙述制备氯化铜:将含有FeO杂质的CuO粉末慢慢加入浓盐酸中,充分反应后粉末溶解。已知:FeS不溶于水,但溶于强酸。
溶液中被沉淀离子 |
Fe3+ |
Fe2+ |
Cu2+ |
完全生成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pH |
≥3.7 |
≥9.6 |
≥6.4 |
在除去溶液中的Fe2+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A.加入纯铜粉,将Fe2+还原为Fe
B.直接加NaOH溶液,调整溶液的pH≥9.6
C.先将Fe2+氧化成Fe3+,再调整溶液pH至3.7~4
D.通入H2S使Fe2+直接沉淀
下列实验的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操 作 |
现 象 |
解释或结论 |
|
A |
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稀H2SO4 |
溶液颜色基本不变 |
Fe(NO3)2与H2SO4不反应 |
B |
向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CO2 |
溶液变浑浊 |
析出了NaHCO3晶体 |
C |
向棕黄色的Fe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Mg粉 |
溶液变成浅绿色 |
2Fe3++Mg=2Fe2+ + Mg2+ |
D |
将Na放入CuSO4溶液中 |
有红色固体析出 |
2Na+Cu2+=Cu+2Na+ |
下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图示变化的是
物质编号 |
物质转化关系 |
a |
b |
c |
d |
① |
![]() |
FeCl2 |
FeC13 |
Fe |
CuCl2 |
② |
Mg |
MgO |
MgCl2 |
Mg(OH)2 |
|
③ |
NaOH |
Na2CO3 |
NaHCO3 |
NaCl |
|
④ |
Al2O3 |
NaAlO2 |
Al |
Al(OH)3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已知氧化性Fe3+>I2。向Fe I 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 Fe2++b I-+c Cl2→d Fe3++ e I2+ f Cl- 。下列选项中的数字与离子方程式中的a、b、c、d、e、f一一对应,其中不符合反应实际的是
A.2,4,3,2,2,6 | B.0,2,1,0,1,2 |
C.2,0,1,2,0,2 | D.2,8,5,2,4,10 |
水热法制备纳米颗粒Y(化合物)的反应为:3Fe2++2S2O32-+O2+4OH-=Y+S4O62-+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Y的化学式为Fe2O3 |
B.S4O62- 是还原产物 |
C.被1mol O2氧化的Fe2+物质的量为1 mol |
D.每 32 gO2参加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 mo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