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象征着什么?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种观念,还是一种财富?”在中国,如果有人用这样一个问题去问市民,那么,他得到的回答可能会千差万别,因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答案都可能成立。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内容的是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 |
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 | D.有教无类 |
15世纪末教皇以穿过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附近的子午线为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两半球内新发现的土地分别划归两个最先开辟新航路的欧洲国家。这两个国家是()
A.葡萄牙和西班牙 | B.法国和西班牙 |
C.荷兰和英国 | D.法国和英国 |
当今世界绝大部分发达国家处于大西洋沿岸,大西洋沿岸国家迈向发达国家行列的关键第一步是()
A.三角贸易 | B.新航路的开辟 |
C.蒸汽机的改良 | D.世界市场的建立 |
历史学家吕思勉曾说:“清朝的衰机,可以说是起于乾隆之世。”其“衰机”指的是()
A.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中断了与世界的交流 |
B.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形成了单一的经济结构 |
C.高度重视农耕经济,丧失了向工业文明过渡的先机 |
D.建立军机处,强化封建专制统治 |
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 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 |
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 D.农工商业协调发展 |
明代张居正说:“古之为国者,使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力本穑以资商,则商病。故商农之势,常若权衡。”这表明张居正的经济观点是()
A.重商抑农 | B.重农抑商 |
C.农商并重 | D.以末致富,以本守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