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1-2题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的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力。”——《独立宣言》
1.《独立宣言》被马克思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主要因为它
A.最早阐明了天赋人权的政治纲领 B.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是争取民族独立战争胜利的旗帜 D.与法国《人权宣言》的目标一致
2.以上材料最能说明北美独立战争的性质是
A.民族解放运动 B.资产阶级革命
C.正义的反侵略战争 D.资本主义经济与奴隶制经济的斗争
1992年4月8日,《一九九二春邓小平与深圳》一书面世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不单是深圳人民争相购买阅读,全国各地很多人也都托深圳的亲友购买本书。这主要是因为该书
A.确立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 B.肯定了深圳改革开放的突出成果 |
C.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 | D.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
卖豆腐起家的太原王氏是明清时著名的晋商,致富以后,家族子弟很多人获得官职。这种“以商贾兴,以官宦显”。这一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A.制约工商业扩大再生产 | B.扩大了手工业品的市场 |
C.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 D.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
1949年2月,毛泽东第一次走出国门访问苏联。经过谈判,中苏双方于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当时,毛泽东访苏的主要意图是
A.为新中国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 B.支持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
C.希望苏联成为第三世界的后盾 | D.借助苏联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席位 |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近代百年第一次民族反思是由中日甲午战争引发的”。这次“反思”先进人士
A.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 | B.唤醒了民众反侵略意识 |
C.开启了政治改革大门 | D.提出了民主与科学口号 |
19世纪七十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宪法。这两部宪法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