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地月平均气温和月平均降水量数据表,完成1~2题。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月平均气温(°C) |
-7.3 |
-2.5 |
5.3 |
11.7 |
16.7 |
20.5 |
月平均降水量(mm) |
0.5 |
0.6 |
2.5 |
6.0 |
13.0 |
11.0 |
月份 |
7 |
8 |
9 |
10 |
11 |
12 |
月平均气温(°C) |
22.4 |
21.0 |
15.9 |
9.4 |
1.6 |
-5.7 |
月平均降水量(mm) |
1![]() |
28.5 |
17.0 |
9.0 |
1.6 |
0.5 |
表中数据反映了该地水资源具有的特点,为改善该地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当
A.禁止耗水产业的发展 |
B.改进耕作和灌溉方式 |
C.建造![]() |
D.大量开采地下水以弥补地表水的不足 |
该地区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若采取大水漫灌,会导致
A.出现地下水漏斗 | B.绿![]() |
C.土壤板结 | D.土地盐碱化 |
读①—⑥地气候资料图(图1、图2、图3),回答下列各题。六地中,气候类型不同但气候成因相同的是( )
A.①与④ | B.②与⑤ | C.③与⑥ | D.③与④ |
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的是
A.① | B.③④⑤ | C.④⑤ | D.①⑤ |
六地中,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植被相同的是
A.①与③ | B.②与④ | C.③与⑤ | D.③与⑥ |
图是“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关于对图示信息的分析,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20世纪末,乙国人口增长不一定多于甲国 |
B.20世纪中期以来,乙国每年增加的人口多于甲国 |
C.20世纪初,乙国死亡率高的原因为老龄人口多 |
D.20世纪中期以来,乙国人口数量超过甲国 |
甲、乙两国人口的变化可能产生的主要问题是( )
A.甲国的劳动力短缺 | B.乙国城市化进展减慢 |
C.甲国的生态破坏加重 | D.乙国的环境污染减轻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三城市的共同区位条件是( )
A.资源丰富 | B.水运便利 |
C.政治中心 | D.河谷地形 |
关于B、T两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城市大量开采矿产资源,易加剧水土流失
B.T城市大量开采矿产资源,易加剧沙漠化
C.B城市矿产开采易引发酸雨,造成土地酸化
D.T城市矿产开采易造成地面塌陷、下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持续稳定增长对保证中国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稳定、解决社会就业及纺织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回答下列各题。通常,纺织厂的区位选择属于( )
A.原料指向型 | B.市场指向型 |
C.廉价劳动力指向型 | D.技术指向型 |
上海某纺织企业在新疆建纺织厂,主要因为新疆拥有 ( )
A.丰富的原料 | B.庞大的市场 |
C.廉价劳动力 | D.先进的技术 |
2009年2月2日,中国南极科考队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DOME-A地区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内陆科学考察站——中国南极昆仑站,读下面“南半球海陆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如果图中a表示晨线,则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
A.23°26′S,90°W | B.23°26′S,90°E |
C.23°26′N,90°W | D.23°26′N,90°E |
图示时刻,A、B、C、D四地中,昼长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分别是( )
A.C地和D地 B.B地和A地
C.D地和A地 D.D地和D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