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管理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
①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需要
②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③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
建等级制度
④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③④ |
“如果你能证明自己发疯,那就说明你没疯”,这是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里面的经典台词。与该著作属于同一流派的是()
| A.《悲惨世界》 | B.《项链》 |
| C.《寂静的春天》 | D.《日出·印象》 |
下图为孙中山与宋庆龄的合照,据此推断出民国时期的着装特征是()
| A.传统保守,等级色彩明显 | B.追求潮流,摒除传统不足 |
| C.新旧并存,中西文化融合 | D.阶级斗争,政治意味浓厚 |
下面为我国某年高考的英语题目,该英语卷的考试时间是()
| A.1950年 | B.1970年 | C.1977年 | D.2001年 |
对下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生产资料进口逐渐超过消费资料 |
| B.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进口贸易 |
| C.中国已经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
| D.甲午战争后国内工业有所发展 |
1066 年威廉一世入主英国之后,遵守对罗马教皇的承诺,将教会法院从传统的民事法院中分离出来,并发布敕令“凡触犯教会法之被告,应到主教所在地而为答辩,并应依教会法,而不得依世俗法院之惯例”。教会法院除管辖宗教事务外,还拥有对婚姻、遗嘱、继承等事务的管辖权。这段史实可以论证()
| A.英国法制历史上深受罗马法影响 |
| B.威廉一世采用罗马法统治英国 |
| C.罗马法影响了英国的《权利法案》 |
| D.罗马法通过法学家影响英国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