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4年12月26日8时58分(北京时间),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3.9°N, 95.9°E)发生地震并引起海啸,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大海啸袭击了东南亚和南亚多国,有20多万人死亡。回答1—4题。

该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图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这次地震的震中位于印度洋板块与

A.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B.亚欧板块的消亡边界
C.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亚欧板块的生长边界

海啸以800千米/小时的速度传播到马尔代夫的首都马累(4.2°N,73.5°E)时,当地区时约为

A.6时 B.9时 C.12时 D.15时

海啸造成该地区人员重大伤亡的原因是
①人口老龄化 ②沿海人口密度大
③多河流入海口 ④缺乏海啸预警系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2009年1月4日,中国华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雪,部分路面降雪厚度达到数十厘米,8个省份及自治区部分高速公路局部或全线封闭。北京市气象台台长郭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上旬这么大的降雪,是北京30年同期未有的。读资料回答问题。
造成此次强降雪的天气系统属于图中的

图为“太平洋的洋流分布略图”,读图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洋流的分布规律,正确的是

A.世界海洋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形成大洋环流
B.南半球高纬度地区洋流分布无规律
C.在副热带地区大洋的东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的东岸均有寒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关于A、B两地附近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是秘鲁寒流
B.B处是西澳大利亚寒流
C.厄尔尼诺现象源自B海区
D.B海区有寒暖流交汇,形成世界性大渔场

图为“沿海地区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南半球温带地区
C.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关于洋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对全球热量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输送和交换
B.有些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有些洋流对沿岸气候影响很小,甚至可以忽略
C.北大西洋暖流对东北欧气候影响很大,使沿岸变得炎热干燥
D.秘鲁寒流使南美大陆西岸气候变得更温和湿润

我国南方低山丘陵,高温多雨,地表发育了红壤,生长着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网密布。这种自然景观特征体现了

A.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B.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南方环境的独特性 D.自然景观的复杂性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