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种的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过程中总是淘汰隐性性状 |
B.生物进化过程中总是淘汰显性性状 |
C.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D.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不同的基因型,而不是表现型 |
以下关于基因本质及基因表达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 |
B.HIV的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为RNA—DNA--RNA-蛋白质 |
C.遗传信息转录时按照A-U,G-C的方式进行碱基互补配对 |
D.基因与生物的性状呈现一一对应的关系 |
某科研小组利用玉米和大豆研究大气CO2浓度升高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CO2浓度的升高能增强暗反应而促进两种植物的光合作用 |
B.CO2浓度的升高对大豆水分利用效率的提升幅度大于玉米 |
C.玉米是主要通过降低Tr而大豆主要通过提高Pn来提高WUE |
D.由试验结果可推测,干旱对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大于大豆 |
某种雌雄同株植物中的复等位基因((S1、S2、S3.. .)与该种植物不能自交的现象有关,其机理是花粉与母本相同的S基因分别合成S受体与S蛋白,能特异性结合导致花粉细胞质内Ca2+浓度增加,激活相应核基因而导致花粉凋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S1,S2,S3…不同的遗传信息取决于碱基排列顺序 |
B.这种植物的自交不亲和的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
C.基因型为S1S2,S2S3的植物随机传粉,子代有4种基因型 |
D.该现象实现了细胞之间、细胞质与细胞核间的信息传递 |
科学家将番茄和水稻幼苗分别放在完全营养液中培养.实验前后的离子浓度变化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结束时,培养水稻的培养液中Mg2+、Ca2+的数量增加 |
B.培养液中的离子浓度决定了水稻和番茄对离子的吸收速度 |
C.两种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方式差异导致吸收速度的不同 |
D.两种植物选择性吸收离子由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决定 |